我国企业劳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 王庆臣 摘 要 近几年,麦克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业务在我国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替代企业临时用工的 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假外包、真派遣”、发包方商 业秘密泄露等问题。本文基于上述劳务外包中存在的风险点,作出相应的对策 分析。 关键词 劳务外包 风险责任 对策 劳务外包业务在我国兴起较晚,但近几年来却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不少企业替 代性用工的首选。主要原因是随着 2014 年国家《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正式实 施,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受到了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及 10%的用工比例上限 约束,已不能满足部分企业临时用工的需求。在这种大环境下,劳务外包作为 一种有效的临时用工替代方式,逐渐被我国企业认可并迅速流行起来。 一、劳务外包业务的概念 劳务外包,也可称为业务外包、服务外包等,是指企业(发包方)将自身的非 核心业务或职能通过订立业务外包合同的形式,将其转移给外部具有专业化分 工优势的运营公司(承包方),并与承包方形成合同关系的行为,以实现资源 的优化组合,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在行 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二、劳务外包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假外包、真派遣”现象突出 在国家《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限制性要求下,有些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企业 为了维持合作和用工现状,私下达成共识,由劳务派遣公司作为劳务外包业务 的承包方,形式上为劳务外包,但从业务运作、人员管理模式等方面还是原先 劳务派遣的方式,从实质上没有发生变化,形成“假外包、真派遣”的局面。 该类劳务外包一旦被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劳务派遣的形式,用工企业将接受违 反劳务派遣相关规定的处罚,且用工企业需对劳务外包员工的损害承担连带责 任,无形中加重了用工企业的法律风险。 (二)企业资源配置出现问题,核心业务外包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少企业在自身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因贪图一时小利或是回避困难问题或因工 期所迫,将核心业务进行劳务外包,短时期看好像是解决了问题、捡了个便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