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年知名主持被裁!回家啃老没办法,麦克技术服务裁掉才知道居然是外包? 2025-01-12 21:58 发布于:湖南省 1 月 10 号,有个 “知名主持人被裁员维权” 的视频在网上一下子就火啦。以前啊,在大伙眼里,主持人那可都是又风光又体面,工作稳稳当当的。可这次呢,主持人还有劳务派遣这档子很少有人知道的事儿,就因为王瀚这事儿,一下子被大家都知道了。 就说王瀚吧,他在江苏武进区融媒体中心都干了整整 7 年啦。我以前也在一家单位干过挺长时间,特别能理解那种对工作全身心投入,感觉自己是单位一份子的心情。王瀚一直觉得自己端的是 “铁饭碗”,肯定是体制里的正式员工。这 7 年,他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把青春和汗水都奉献出去了。可今年呢,传统媒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就像皮球没了气一样,电视台为了能继续开下去,只能裁员来减少开支。王瀚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也在被裁的名单里。更让他吃惊的是,干了 7 年,他竟然是劳务派遣的合同工。 被裁以后,王瀚感觉天都要塌了。电视台让他走人,却一分钱的赔偿和补贴都不给。他心里委屈得不行,就想着去仲裁维权。可官方给的回应,让他挺无奈的。人家说:“一般都是员工告私人企业,像王瀚这样告事业单位的,还是头一回碰到,所以好多流程还得跟上面商量着,慢慢摸索。” 这事儿一传开,网友们立马就热闹起来了。有人就说王瀚,都签了 3 次合同了,发工资的时候咋就没注意单位名字呢?都被蒙在鼓里 7 年了,被裁了才知道自己是聘用的,这是不是太糊涂啦?但我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就跟王瀚 23 岁刚进电视台那会儿一样,啥都不懂,特别容易被人骗。而且现在的合同,里面弯弯绕绕的东西可多了,一个不小心就掉进陷阱里,吃亏也是常有的事儿。不过,也有网友奇怪,正式工和合同工,过节发的福利肯定不一样啊,王瀚这么长时间难道就一点都没怀疑过吗? 面对网友的这些疑问,王瀚估计有苦也说不出来。现在他回到老家,和父母一起开便利店,过上了 “啃老” 的日子。我见过身边朋友失业后,家里人的反应,那种心情太复杂了。就像王瀚他妈妈,一听说儿子失业了,当时就崩溃得大哭起来。 王瀚也说了自己的工资情况:“我在武进区融媒体工作,一天就挣 120 块钱,每天干 2 个小时,算下来一分钟才 2 块钱,一个月也就 3600 块钱左右。这工资比那些卖力气干活的农民工都少好多呢。” 这么点儿工资,和大家印象里主持人的高收入比起来,差得太远了,也让大家对劳务派遣合同工的待遇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场事儿里,王瀚的遭遇可太典型了。刚开始我也不太清楚这事儿影响有多大,但是仔细想想,我发现他的经历,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把劳务派遣合同工在权益保障方面的漏洞给挑开了。签了合同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啥身份,被裁了还拿不到该有的赔偿,这难道只是王瀚一个人的问题吗? 同时,这事儿也能看出来传统媒体行业现在的难处。以前传统媒体多风光啊,现在被新媒体这么一冲击,日子过得特别艰难。为了能活下去,只能裁员减少开支,像王瀚这样的劳务派遣合同工,最先受到影响。 王瀚的同行们都说,被裁是没办法的事儿,大趋势就是这样。你看看现在的媒体市场,好多央视的主持人都跑去做短视频带货了。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不管是有名的主持人,还是普通的媒体工作人员,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这事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劳务派遣合同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让我们看到传统媒体行业发展的困境。这就提醒我们,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光靠劳动者自己小心可不行,还得让法律更完善,监管更严格。对于传统媒体行业来说,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怎么转型,怎么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都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行业要改变和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希望每个劳动者都能被公平对待,每个行业都能在改变中找到自己的出路,一直好好发展下去。对于劳务派遣合同工权益保障,大家觉得还能从哪些地方改进呢?欢迎大家留言说一说。 #深度好文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