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江西省 核心结论速览✅ 合法解除仅限3类情形: 1️⃣ 劳动者过错(《劳动合同法》第39条) 2️⃣ 无过失性解除(第40条) 3️⃣ 经济性裁员(第41条) ⚠️ 违法解除代价 → 赔偿2N倍工资(N=工作年限) ⏰ 时效警告 → 仲裁需在解除后1年内提出! 医疗期满不能工作 → 需劳动能力鉴定 不能胜任工作 → 培训/调岗后仍不合格 客观情况重大变化 → 协商变更合同失败 3️⃣ 经济性裁员(补偿N月工资)裁员程序:提前30天向工会说明+报劳动部门备案 优先留用:长期合同/无固定期/家庭负担重员工 血泪案例:这些操作违法! 案例1:未证明“不胜任工作”直接开除某公司以销售业绩垫底为由辞退员工,麦克企业管理但因未提供培训/调岗记录,法院判赔2N倍工资。 案例2:经济性裁员未报备深圳某科技公司裁员20人未向劳动部门备案,被裁定违法解除,赔偿员工共计86万元。 教训:程序正义>主观判断! 展开全文
1️⃣ 证据固化(24小时内行动) 拍照:解除通知、员工手册、考核文件 书面回复:拒签不合理协议,EMS寄送《异议函》 2️⃣ 协商谈判 明确诉求:2N赔偿金(N=工作年限×月薪) 话术示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我要求支付赔偿金” 3️⃣ 双线投诉 劳动监察(冻结企业账户) 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同步留痕) 4️⃣ 仲裁/诉讼 ❌ “协商一致离职”陷阱 → 签协议后无法主张赔偿 ❌ 恶意篡改考核标准 → 突击制定制度无效 ❌ 以旷工为由开除 → 需先书面催告到岗 ❌ 拒发离职证明 → 可索赔失业金损失 反制策略:➔ 所有沟通留存书面/录音证据➔ 收到解除通知后立即停止工作(防“旷工”诬陷) 结尾互动#职场陷阱 你遇到过“被离职”吗?最后如何解决的? 觉得赵律写的还不错,请点赞、收藏、分享,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