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荣光·故事】民营企业飘起第一面鲜红党旗
1998年12月13日,麦克人事代理温州第一个非公企业党委——正泰集团党委正式成立。 20世纪的最后十年,全国上下建设与发展如火如荼。在浙江温州这片充满经济活力的沃土上,一家民营企业正在准备成立自己的党支部。 当时正值1993年,国家尚未明确民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民企搞党建并无先例。正泰集团成立党支部,首开了民企党建先河,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开明的董事长 正泰集团的前身,是1984年21岁的南存辉和友人筹资5万元创办的家庭作坊式小厂。出身农民家庭的南存辉13岁就挑着担子去修皮鞋,早早地开始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他对记者说:“正泰要发展,要壮大,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实现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的素质提高,而提高人的素质关键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建立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才有组织依托。” 1993年初,南存辉几次到温州,上门恳请刚退居二线的温州市交通委办公室原主任吴炎到正泰工作。同年7月,温州市民营企业首家党支部在正泰成立,党员7名,吴炎任党支部书记。1998年12月,正泰集团建立温州市第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党委,下设12个党支部。 谈到集团党委,南存辉说,我把党委书记摆到了四个位置上:一是师长的位置。党委书记在政策上的指导、精神上的鼓励、学习上的帮助,使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要办好企业先做好人的道理。二是战友的位置。三是舵手的位置。四是内当家的位置。企业忙于抓生产经营,党委承担职工的学习、培训、教育和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 南存辉依靠党组织,信任党组织,支持党组织。2000年“七一”前,南存辉风尘仆仆从国外赶回正泰集团,在“七一”纪念大会上作了感人肺腑的讲话,赢得了全体党员的热烈掌声。南存辉真诚地说:“我满怀深情地称颂党,因为党对我们的恩情是说不完的。” 敢闯的书记 正泰集团为何能首开先河,又如何“最早吃螃蟹”,这一切都要提到正泰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吴炎。 吴炎是温州有名的笔杆子,杭州体委射击教练出身,后调入温州市交通委任办公室主任。吴炎的兴趣广泛,学习能力极强,对绘画、射击、美术字、二胡等均有涉猎。平时思维敏捷,语速飞快,对投身的事业抱有极大的热情。在交通委任职期间,凭借着对地质测绘的兴趣和良好的文字功底,花两年时间,跑遍温州大街小巷采访、考察,最终编撰成《温州交通志》,系统论述温州港口、海运、邮电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历程,填补交通史空白,在业内引起不小反响。 不得不提的是,吴炎是南存辉亲戚中的一位长辈。南存辉在柳市开电器门市店时,不清楚如何写报告,请他帮忙过一次。90年代初温州政府改革,首开让公务员下海的先河。南存辉自然不会放过延揽人才的机会,伟人曾说过,任人不唯亲,但伟人也说过,举贤不避亲,吴炎被挖来了。 吴炎行事雷厉风行。一到任,便从顶层设计入手,改革企业制度的设计和体制的创新,提出建立党组织。过去,大家一直觉得党组织是政府机关的事情,具有绝对政治化的色彩,在私企里搞党组织,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吴炎自信在政府部门工作过,对国家政策有准确的把握,尤其是国家对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和期望。他开始研究如何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把党建工作抓起来,并着手起草《正泰集团党委工作运行机制》。1993年正泰成立党支部,吴炎任正泰第一任书记。此后成立党总支、党委,他都是第一任书记。 以前正泰的日常行政工作非常原始,以开会为例,因为没有明确的会议制度,迟到、缺席的事情很常见,没有主持人,没有记录员,更没有会议纪要,很多人对如何开会,如何做报告都不懂,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吴炎一项一项将其规范化。 他还牵头创办正泰第一份内刊《正泰电器》(《正泰报》前身),报道公司的重大决策、重要新闻、普通员工的工作状况、思想动态等,信息量很大,让每位员工都有了解公司的窗口,而不是一颗螺丝钉、局外人。 他还把国内外主要政经新闻、国家政策信息、新颁法规做成简报,取名《内参》、《正泰经理》,发给经理层以上阅读。但企业这么大,不能保证所有管理层的思想觉悟都在这个层次,有人拿它当废纸,不屑一顾。吴炎得知后,公开批评道:“现在有一些人很不重视我们的一些刊物,认为上面的信息跟自己无关,以至现在有的同志还不知股份制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公司早就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方针,该知道的就应该知道,该懂的就要懂,像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样,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在他的建议下,正泰把企业理念(使命)定为“争创世界名牌,振兴民族工业”,后又调整为“争创世界名牌,实现产业报国”。从此,正泰有了自己的“精气魂儿”,正泰人有了更高远的格局志向,更宏大的责任担当。 1996年,吴炎罹患癌症,治疗期间仍不忘工作,病榻前常常堆满文件。他读到好文章就摘录下来,归类整理好,送给不同部门的经理阅读,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1999年9月,吴炎不幸病逝。南存辉后来说:“有一个人,他去了,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他就是吴炎先生,一位为了正泰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正的共产党员。” 使命的传承 正泰集团党支部在1993年7月成立,虽然当时仅有7名正式党员,却播撒下党建工作的种子。两年后,党组织迅速壮大,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1998年,乐清市委根据企业规模、党员数量、党组织作用,批准正泰成立党委。当年12月13日,温州第一个非公企业党委——正泰集团党委正式成立。 后来担任正泰集团党委书记的颜厥忠曾对记者说:“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只有充分发挥作用,才会有地位;有了地位,才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几年正泰集团党建工作主要在于‘四个点’:抓住关键点,加强党委班子建设;找准着力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选好结合点,加强以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把握落脚点,把各项工作最终归结到促进企业发展上。” 从1993年建立党组织到现在,正泰发展的党员都是科技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工人中的优秀分子。正泰集团党委教育员工:在民营企业打工同样是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作贡献。工会与企业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推出“主人谈心接待日”制度,使员工们切实感到党组织的温暖,把广大员工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南存辉称赞说:“正泰集团党委所起的政治上的感召力、思想上的凝聚力、组织纪律上的约束力等等特殊作用,是任何组织无法取代的。” 如今,在浙江多地民企的生产车间里,鲜红的党旗随处可见;义乌小商品城里,醒目的“共产党员示范岗”红色牌匾悬挂在一个个商铺门口。201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布的《201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有158.5万家非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建立党组织。这组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认识到了党建的重要性。 民营经济的发展始终和党的政策同向、和国家命运相连。党建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有力促进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等) 原标题:《【百年荣光·故事】民营企业飘起第一面鲜红党旗》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