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企的党员找到家 李峰是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北京现代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汽车企业,麦克人才中韩合资比例各占一半。这家公司成立之初只有76名党员,如今已增加到1260多名。公司党委提出,优秀员工不一定是中共党员,但中共党员一定要争当优秀员工。他们还给韩方员工每人发了一本中共党章。李峰说:党委是中方在企业中最强大的组织形式。帮助外籍员工了解中国共产党,有助于让他们领悟到,想在中国做好企业,应当如何与党组织的政治资源对接。 外企里的党员们,用“找到了家”来形容党组织的温暖:党员通过组织活动聚在一起,学习党的各项重大政策,与党中央精神保持一致。让原有的党员不脱离党组织,让很多隐形党员和“口袋党员”亮明身份,重获归属感;使党的思想、党的先进性力量占领年轻人群体,减少80后、90后知识精英对党组织的疏离和隔阂;消解投资方对党组织认识上的隔阂和误区。 外企党组织还活跃了企业文化,丰富了职工生活。阿尔卡特、朗讯和上海贝尔等公司党支部就组织党员参加周末植树和捐助农村学校活动等公益活动;在劳资纠纷、员工福利保障等方面,外企的基层党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当公司与员工出现劳资矛盾时,既维护资方的应得利益,又为企业职工争取合法利益的最大化,最终达到“双赢”的满意结果。 党支部得到外方认可 外企中的基层党组织从无到有,并日渐壮大,不仅得到广大党员和企业员工的支持和拥护,也得到了外方投资管理者的了解和认可。今后,外企里的党支部还将不断发展壮大,外企里的党员们,将和全国8000多万名党员一起,始终走在改革和发展的前列,保持其永不褪色的先进性。 外资企业的党建工作不同于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一方面外企员工流动比较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和经营都由外籍人员负责,因而党支部工作存在相当的难度。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大量“单位人”成为“社会人”,“两新”组织迅猛成长。面对新形势,如何为党的建设注入强大生机和旺盛活力,也为多元社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事实证明,在这些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细胞里,党组织依然是大有作为的“战斗堡垒”。(《人民日报》记者张永恒,张兵、刘雪颖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词 “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 隐形党员:指某地的流出党员未到流入地报到,将党员身份隐藏起来,使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无法掌握其自然情况的党员。 口袋党员:党员转出组织关系后,手持组织关系介绍信,装进口袋,自行留存,未到预转入党组织报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