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简介 天津中学生“英才计划”即“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麦克技术服务由市“英才计划”管理办公室、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携手各参与中学选拔和培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一高二学生。学生经过科学素养测评、导师面试录取等环节可进入大学,师从著名专家学者导师,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参加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天津中学生“英才计划”已纳入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中学生英才计划,是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并以此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有效模式,推动高校和中学联合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常态化、制度化,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实施范围(一)实施高校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二)参与中学参与中学原则应位于“英才计划”实施高校所在城市,须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三)学科范围南开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 天津大学:数学、化学、生物、计算机 三、培养内容培养目标:选拔和培养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具有科学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培养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 培养对象:天津市高一、高二学生,对基础学科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科技创新能力强,科研潜质突出,对未来有科研生涯规划的高中生。 培养周期:培养周期原则上为一年。 培养导师:参与高校根据工作计划推荐导师人选,省级管理办公室根据导师条件进行审定后,正式成为“英才计划,导师。原则上应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导师中推荐,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为主。 四、学生遴选(一)遴选对象对基础学科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科技创新能力强,科研潜质突出,对未来有科研生涯规划的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报名。 (二)遴选条件基本要求: 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其中一门有浓厚兴趣,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 学有余力,能保证在课题等方面的时间投入充裕; 对基础学科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科技创新能力强,科研潜质突出,对未来有科研生涯规划; 能及时完成导师及管理办公室布置的各项作业,依时完成全国平台的上传材料; 成绩要求: 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 (三)遴选程序学生申报: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参加学科课题测评,按照要求完成学科课题测评,学校根据测评情况推荐学生报名,按照要求完成申报。 学科测评:参加学科基础知识测评活动,根据测评结果遴选出参加学科导师面试的学生。 导师面试:实施高校组织导师面试工作,考察学生的科学兴趣,对相关知识的思考、学习能力、以往科学探究经历、沟通交流能力、未来学业规划等,最终确定入选名单。 (四)遴选名额每年遴选名额不同,人数总体是逐年上升趋势。2024年有73名中学生入选。 五、培养方案(一)培养周期学生培养周期为一年(一般是从1月到12月)。培养周期结束后,学生可报名参加下一年度的培养,导师将给与优先考虑。 (二)培养原则1.兴趣导向。导师应从中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出发,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实质参与科学研究,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 2.名师引领。英才计划”导师以著名科学家为主,注重发挥著名科学家在精神熏陶、学术引领和人格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导师及培养团队应着眼于为国家培养未来拔尖科技创新人才,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 (三)培养方式及内容1.导师培养。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特点,指导课题研究,指定阅读书目、参加学术讨论、听取学术报告,让学生切实体验科研过程。 对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学生进行不同高校学科导师、不同实验室或校际间合作培养。 导师对学生进行当面指导,保证见面指导次数和时间,学生到校参加培养不少于10次,督促学生每次活动后提交《成长日志》,导师要对《成长日志》进行审核,记录培养过程。 2.中学培养 参与中学要选派责任心强的科技教师或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科研技能培训和沟通方式指导,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培养任务,配合高校导师做好学生日常培养。 3.活动培养 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班、大师报告、夏(冬)令营、论坛、交流会等多种学科交流活动。 组织参加全国管理办公室野外考察等综合性实践活动,选拔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国际竞赛或交流活动,与国外优秀青少年、科学家进行交流,提高对世界科学前沿的认识,开阔国际科学视野。 六、学生评价英才计划采用中期评价和年度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中期评价评价时间:7月底前 评价形式: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中期汇报、导师团队结合学生日常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协调解决培养中的问题,明确下半年培养目标,不合格者将退出培养。 (二)年度评价评价时间:11月 评价形式:学生提交课题报告、培养报告(含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实验记录、小论文等)、《成长日志》、导师评价等材料。 评价结果:全国管理办公室从科学兴趣、学科基础知识、创新及科研潜质、综合能力、英语交流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评选出年度优秀学生、合格学生和参加国际竞赛及交流活动候选学生。评价为合格和优秀的学生授予《培养证书》,评价为不合格的学生不授予《培养证书》。 七、实施步骤天津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组织推动和参与中学认定、学生科学素养综合测评、导师面试录取。 (一)参与中学生认定、宣传推动阶段时间:10月-11月 内容:参与中学向有意愿申请参加英才计划的学生下发学科测评课题。并组织集中宣讲、校园答疑活动。 课题:学科科研能力测评课题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大学科,不同实施高校课题要求不同。(2024年测评课题如下) (1)南开大学1.数学 题目1:登录大学生慕课平合,学习顾沛教授的“数学文化十讲”,撰写学习心得两篇。 题目2:通过查阅资料,用自己熟悉的数学知识,对给出的数学模型或统计分析等涉及到的某个问题给出一些解释和体会。 2.物理 题目:用一根铅笔,在纸上画一道直线,研究这根线的电阻与相关参数的关系。通过网上文献检索,撰写实验研究方案或小论文。 3.化学 题目1:通过网上文献检索,了解CO₂利用与转化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潜在的发展方向,分析比较各自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提交分析报告。 题目2:了解稀土在荧光探针方面的应用,设计一个利用基于稀土元素的荧光探针识别人体内微量元素或者环境污染物的相关实验方案。 题目3:了解并描述光合作用原理,设计叶绿素提取实验以及叶绿素结构表征方法。简述近年来通过模拟叶绿素固定CO₂的前沿成果。 4.生物 题目1:撰写重组人胰岛素的发展历史与展望综述报告。 题目2:显微观察植物任一个器官精细结构(需要提供照片和名称标注),写出报告。 题目3:对周边任何动物或动植物的结构(肉眼或显微镜下观察)、物候、行为等生物学现象的观察、总结或分析比较,形成观察报告或小论文。 5.计算机 题目:基于视觉的人群计数算法设计。建议1-3人组成小组制作桌面应用程序或手机APP,展示上述算法效果。要求提交源代码及注释、可执行程序、操作手册、演示Demo、研发报告五项清单。 (2)天津大学1.数学 题目1:通过查阅资料,从历年来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中选择两人,并根据他们的事迹(比如,学术成就、成长经历等)撰写心得体会两篇。 题目2: 1.试找到尽量多的正整数对(m,n),满足如下条件:我们可以把长宽分别为m和n的长方形划分为若干正方形,使得每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注意这里不同正方形的边长不一定相等。 2.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组(m,n),使得我们可以把长宽分别为m和n的长方形划分为若干正方形,使得每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各不相同。 2.化学 题目:通过网上文献检索,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潜在的发展方向。了解并描述手性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总结手性分离色谱柱的分类,提交分析报告。 3.生物 题目:撰写类器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综述或者调研报告。 4.计算机 题目1: (1)列举计算机网络通信三种典型通信协议。 (2)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交换技术指的是什么? (3)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4)你所理解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是什么? 题目2:网络热点事件分析 题目说明:针对某一实时网络事件,对网络信息(微博、抖音、知乎、头条等,选择一个平台即可)进行爬取,继而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及信息检索方法对事件进行发展趋势、观点挖掘、传播情况(不必须包括也不局限于这几项)等分析。 建议人数:每小组1-3人 提交清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关代码、数据、算法设计、分析报告 (二)科学素养综合测评阶段1.学生申报时间:11月 内容: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参加学科课题测评,按照要求完成学科课题测评。参与中学根据学生综合表现和学科课题测评完成情况,发现并推荐对基础学科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科技创新能力强,有科研潜质的学生,汇总并提交《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报名表》纸质版及电子版,指导学生按照网络平台要求完成申报。 2.学科基础知识测评时间:11月 内容:市英才计划管理办公室与实施高校联合组织开展学科基础知识测评活动,并根据测评结果遴选出参加学科导师面试的学生。 (三)导师面试时间:12月上旬 内容:各实施高校组织面试工作,重点考察学生的科学兴趣、对相关知识的思考、学习能力、以往科学探究经历、沟通交流能力、未来能够投入的时间和未来学业规划等。最终确定参加“英才计划”培养的学生名单。 八、培养进度天津英才计划人才培养进度安排一共要经过八步:推荐导师→学生报名→潜质测试→确定面试名单→导师面试→组织见面会→学生培养→年度评价总结 (一)推荐导师(二)学生报名时间:11月 内容:符合申报标准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在网络工作平台报名并选报相关导师。中学推至省级管理办公室审核通过。 (三)潜质测试时间:11月 内容:通过审核的学生统一参加由省级管理办公室及高校共同组织的学科潜质测试。 (四)确定面试名单时间:11-12月 内容:省级管理办公室及高校根据学生学科潜质测试结果划定各学科分数线,报送网络管理平台,确定进入面试名单。 (五)导师面试时间:12月 内容:省级管理办公室及高校按学科组织面试工作,确定入选学生名单。将入选学生名单报全国管理办公室备案。 (六)组织见面会时间:12月 内容:省级管理办公室及高校组织导师、学生、中学指导教师和家长共同参加师生见面会,明确培养内容和参与要求,导师与学生以及中学指导教师进行对接。 (七)学生培养时间:1月-12月 内容:学生进入正式培养阶段。导师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提出培养计划,师生共同实施。组织学生参与全国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夏令营、野外科学考察等综合实践活动。 (八)年度评价总结时间:11月-12月 内容:省级管理办公室、高校和中学撰写并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和验收材料。全国管理办公室对全部学生进行年度评价,对年度工作进行总结验收。 九、组织保障(一)师资保障“英才计划”导师原则上应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导师中推荐,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为主。参与高校根据工作计划推荐导师人选,省级管理办公室根据导师条件进行审定后,正式成为“英才计划导师。新增导师获得主办单位领发的导师聘书,往届导师自动进入“英才计划”导师库。导师应组建由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专家组成的培养团队,团队成员原则上应具备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 参与高校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协调和组织工作实施,协同落实资源共享等。 推荐导师人选; 协助管理办公室做好学生笔试、面试等选拔工作; 开放优质科技教育资源,推动培养工作与学校特色优势资源、特色活动相结合; 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实践、实习、学术报告等活动; 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组织推荐学生夏令营、研讨会、短期考察等科技交流活动; 将导师及团队指导学生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作为职称评聘、业绩考核的参考; 推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 完成年度工作总结,协助做好各项保障工作,配合做好工作评估等。 参与中学1.学生推荐。根据有关要求选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且具有学科特长的优秀学生,按照有关程序向省级管理办公室推荐。 宣讲报名。在工作启动前,面向高一和高二学生对“英才计划”的目的、意义、选拔标准、培养要求等进行宣讲。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 综合考察。对报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科基础及特长、科学探究经历等进行综合考察,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和意愿,确定本校拟推荐学生。 公示推荐。对拟推荐学生进行校内公示,无异议后正式推荐至本省英才计划管理办公室。协调学生参加由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共同组织的学科潜质测评、面试等。 2.日常管理。参与中学要按照全国管理办公室和省级管理办公室的有关要求,做好“英才计划”日常管理工作。 培养安排。配合高校导师合理安排学生培养时间,督导学生主动联系导师、完成导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并填写《成长日志》等。 沟通联系。建立与导师团队、省级管理办公室的有效沟通渠道,加强日常联系,实时掌握培养工作开展情况。 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参加高校培养、实践活动、往返路途等的安全教育。 工作落实。认真落实全国管理办公室和省级管理办公室布置的总结评估、国内外科技交流活动推荐报名及其他相关工作。 3.培训与辅导。参与中学要对“英才计划”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安全规范等进行培训,对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进行辅导,加强对学生参与培养心理状态的了解和疏导。 4.学生跟踪。配合全国管理办公室和省级管理办公室做好“英才库”建设维护,按照有关要求统计“英才计划”学生毕业去向、获奖情况等信息,做好毕业学生的持续跟踪和联系工作。 5.宣传推广。充分挖掘典型培养案例,优秀学生科研经历等,利用家长会、宣讲会等契机,在校板报和宣传栏、校园媒体等加强“英才计划”的校内宣传。并将有关材料报送省级管理办公室,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 附:天津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报名表,以及报名所需准备的材料和材料规范要求。 天津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报名表: 报名材料要求: 1.最近一学年学习成绩单及年级排名情况; 2.班主任、任课老师亲笔撰写的推荐信; 3.学生参与学科课题测评所撰写的论文、实验方案或科研报告; 4.学生对于实现自身科研兴趣的憧憬及设想或研究计划等。 报名材料电子版命名规范: (一)学生文件 0学校+姓名+英才计划学生报名表(WORD文件) 1学校+姓名+成绩单及年级排名(学校盖章PDF版) 2学校+姓名+推荐信(PDF版) 3学校+姓名+科研报告(WORD版) 4学校+姓名+设想/计划(WORD版) 申报材料5个文件压缩成一个文件包,文件名:中学学校+南开/天大**学科+学生姓名。 (二)学校文件 所有学生文件压缩成一个文件包,文件名为:中学学校+联系人+电话。 天津是“英才计划”项目的首批实施省份,在市科协、市教委及实施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共累计培养了300多名优秀中学生。后续将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创新“英才计划”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探究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推动“英才计划”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